以下文章来源于第一风口 ,作者风口财经


商场里千篇一律的服装,款式到尺寸并不能满足所有人,不过现在这些都不是问题。一种新的生产逻辑满足了穿衣不穿爆款只穿个性的消费需求。“从5分钟生产2000件相同产品,到5分钟生产2000件不同产品”,智能化生产效率提升、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是服装制造业捍卫其护城河取得的变革成果。


“后浪和科技的力量实在太大了,如果不转型势必会被后浪淘汰。作为传统企业,更应该要踏准时代节拍并且不断探索创新。”接棒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月左右,“企二代”张蕴蓝实现了从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的身份转换。


13年间,从一个传统的服装厂打破个性化定制和大规模制造的矛盾,变身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工厂。作为新一代培育“金花”的酷特智能,一步步复制成型的C2M商业模式,打造创业平台,并于今年7月份成功上市,堪称青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领域的模范生,更是工业互联网的领先者。



01

变样记

每件衣服都有“身份证”,工厂“0”库存积压

一天仅工作八个小时,高薪资不加班


11月18日,记者探访了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的酷特智能工厂,见证了C2M商业模式的智慧布局。酷特智能厂区一侧的缝纫区,工人们在装配有电脑设备的套口机上熟练地制作服装,另一侧,存储着量体数据和定制需求的大数据中心指挥下的智能剪裁机器正在高速运转,剪裁完成后的布料经由智能物流运输工具AGV小车定点输送到各个缝纫区的工人手中,整个过程高效有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为加速变革传统服装制造,破解库存积压焦虑的一个重要抓手,大数据催生了智能化定制生产。“不仅是中小企业,很多大品牌也被库存所累。压力催生着转变,有的品牌把库存压力转嫁到加盟商门店,也有的品牌将库存退回供应商仓库。而我们选择通过打造C2M商业模式实现批量个性化生产且零库存积压”,张蕴蓝称,“简单解释就是C端消费者需求直达M端服装制造工厂,先订后做、卖了再做,工厂里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是已经销售出去的。”


在酷特智能工厂里,每个工人面前多了一个小屏幕,上面显示着每件衣服的操作指令。“每件布料上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每道加工工序的工人拿到衣服,会首先刷布料上的‘身份证’读数据,根据代码转译成的指令来完成诸如剪裁、钉扣、刺绣等具体操作。”张蕴蓝介绍。据了解,酷特智能耗时10年,投入数亿资金,借助射频识别技术为每件衣服制作身份证。当C端量体等数据采集完成后,传输到酷特智能的数据平台上,射频制卡人员把全部数据录入到一个电子标签内。此后,这个像身份证一样的电子标签会跟随着与其相对应的那件衣服一直走完全部的生产流程。



“机器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工人还是原来的工人,但是整个工厂却像一个3D打印机实现高效有序运转。简单解释就是,电脑驱动自动化打版剪裁,工人按操作数字指令缝纫,整个工厂统摄在大数据指挥下进行智能生产制造,以销售定产,摆脱了库存积压焦虑。”张蕴蓝称。


张蕴蓝介绍,“以前因为没有办法通过先进的技术来直接触达到终端,所以我们要层级管理,但现在依托这种数字化管理体系,不仅实现了服装生产流程自动化,让管理更加高效,也让人和机器更好地结合。改造后生产线上的工人每天只需工作8小时,且工资要高于传统生产线。数字化管理体系最大的魅力就是表面上没人管了,但实际上是背后管理的精准化。”


据了解,酷特智能前身为从事服装传统制造的红领集团,早在2003年便提出由数据驱动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到2007年酷特智能成立,正式推出C2M工商一体化的商业模式,通过三点一线的可标准化、数据化的量体方式,建立了版型、款式、工艺、BOM四大数据库,可以满足99.99%的人体个性化定制需求。面料、裁剪、缝制、熨烫、质检、仓库、发货等流程智能化,高效化,从下单到发货仅需7个工作日。


10多年深耕,对传统的生产模式大刀阔斧的智能改造让酷特智能在产业链低端的红海竞争中脱颖而出。


02

复刻记

C2M商业模式,改变传统企业“临时抱佛脚”惯性思维

打造创业平台,输出方法助飞传统制造业


解决了技术卡脖子难题,实现工厂智能化升级后,酷特智能洞悉中国制造业深厚基因,将自己的C2M商业模式改造方法形成工具向外输出,赋能传统制造企业,不料赋能企业的道路行进十分困难。


“首先是人的观念问题。当工厂活不下来时,不少人寄希望于工厂智能化改造而寻求存活,但这是不可能的。能够适应C2M这种商业模式活下来的企业前提是他本身就很好,他有足够的时间来一步步推动企业生产线的更新”,张蕴蓝称。


除了这种抱佛脚的改造意识,工人懒于践行,工厂一把手改革的不坚定性,也让酷特智能团队感到头痛。张蕴蓝对于改造中企业的“断更”状态感到痛心,“想要完成变革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这套模式,并且在巨大的阵痛中坚持改进。”



酷特智能早在10多年前进行改造之时,便意识到这是一条漫长的改造路,急不得、慌不得,需要稳扎稳打地推进。于是,抽出一条生产线先试行。试行期间,老生产线业务的收益需要用来补给新生产线直到新生产线有了收益,新生产线成熟了再去催熟其他生产线。慢慢地,老业务完全消退掉。目前,酷特智能全部更新为个性化定制生产。


据了解,2014年,酷特智能根据自身转型经验,以服装行业为切入口,探索出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彻底解决方案,并成立了研究院,专门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咨询服务。如今,酷特智能已经是全球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供应商,帮助全国纺织服装、机械、装备、仪器、设备等多个行业,近100家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咨询、辅导和工程改造,实现“零库存、高利润、低成本、高周转”的运营能力,真正实现了“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发展自己”的价值导向。


创业之城,打造创业品牌。2013年,酷特智能把C2M确定为企业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一个“输出方法,赋能其他制造商”的想法破土而出。“尽管我们是一个区域性品牌,但我们制造基因强,因此我们打造了一个创业平台”,张蕴蓝说,“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有非常专业的研发设计团队和设计软件,可以根据创业者的品牌定位帮忙研发设计并实时呈现效果。”


除此之外,酷特智能和全球范围的面料和辅料商都在进行战略合作。因此创业者完全不用担心面料、辅料采购问题,只需要卖一单、收一单钱,然后采购一单面料和辅料即可,摆脱库存压力。还有,借助酷特智能发明的一套方法,使得个性化定制量体门槛降低,不懂服装的人只需5个工作日的培训就会懂如何量体。据了解,目前创业平台承载了上千家的创业者,这种模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今年,阿里也开始布局犀牛制造。张蕴蓝认为,这说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制造业的趋势,双方各有优势,传统制造业强大的制造基因加持互联网公司的巨大客流,将救活很多传统企业。


张蕴蓝表示,未来,酷特智能要往C端延展,从一个个成熟品类切入,成熟一个品类,打通一个品类,把制造端、工厂端、消费端完全打通。


03

接棒记

想法超前,“以餐会友”吃饱了6个人

从基层报检员做起,企二代女将化身“智谋官”


搅动服装行业,跃升服装智能制造领域巨头,得益于两代民企业家的接力深耕和创新。


回溯到酷特智能前身红领集团时代,张蕴蓝父亲张代理于1995年创立从事服装成衣生产与销售的红领集团并将其发展壮大,个性化定制这条路由其开启,不过这条路有些曲折。


张代理初次提出走大规模定制化之路便受到质疑。“我父亲坚定地认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未来的风口和希望,所以便召集所有的合作商到总部,向大家描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所带来的未来场景。但大家都是表面上说可以,其实理念上并不认可我父亲的想法”,据张蕴蓝回忆。


为了完成改造,张代理开始“以餐会友”推进智造进程。“他每天早上都和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六、七个人一起吃饭,灌输理念。但是最后只有一个人接受并选择留下”,张蕴蓝回忆道。


对于下代人的培养,张代理也是有自己的一本秘籍。“父亲经常会考查我的功课,但这个功课不是说书本知识,而是一种思想涵养的考察”,张代理细腻的言传身教让张蕴蓝的人生管理充满着底气和韧性。


“我觉得我是一个幸运儿,父亲在公司治理上十分放手,也一直在他能够掌握的范围内尽量为我买单”,张蕴蓝说,“我和父亲理念相同,必须要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但可能会有实施战术上的不同,我记得当时他让我做营销负责人,去了一个月我把人员砍了一半。当年业绩下滑巨多,但我父亲没有埋怨我半句话。”张蕴蓝表示,父亲的放手和宽爱让她感受老一辈企业家对新人的期待,也让张蕴蓝更加坚定带领酷特智能走向新篇章的信心。


如今斗转星移,两代企业家已完成交接。现已成为酷特智能董事长的张蕴蓝称,“以前更多是上一线去打仗,现在是研究如何带领团队打仗,这一点我认为是更加困难的。我们需要作决策、需要无所不知,因为这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死存亡,所以对高层的领导力要求很高。”


据了解,国外留学取得双学位后的张蕴蓝在上海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工作。2005年接到父亲的电话后回到家族企业工作。虽然是个企二代,但她是从基层做起,经历了报检、跟单、国际业务谈判等工作的磨炼,还在一线生产车间工作过。



针对管理,张蕴蓝有自己的想法。她表示,未来公司高层的运作目标不单单是就问题给出决策,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自运作生态。“我们管理层的职责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有了流程经理,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流程机制,通过流程和机制让公司自运作,这样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会越来越完善。”张蕴蓝称。


谈及“家族企二代如何作为”的问题,张蕴蓝表示,作为新一代企业接班人应该明确自己的心意:愿不愿意接手老一辈的心血。同时也应注意,新一代企业家要改变口无遮拦式灌输想法的沟通方式,成为高明的沟通者或职业经理人。如此,家族企业管理上会轻松许多。


拿3000人工厂当实验室,用13年时间,投入数亿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将原本传统的制衣流水线改造成为一座信息化大规模定制工厂,酷特智能经过两代企业家的打拼,为中国制造业呈现了一个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企业样板。


张蕴蓝表示,工业互联网在世界上都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工业时代有技术卡脖子问题,但现在中国如果把握好工业互联网这个浪潮无疑会乘风而上。C2M商业模式不仅是现在的风口,更是未来的风口。未来,酷特智能会继续加大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勇立潮头逐浪高,打造青岛“新金花”一线品牌。


注:本文来源风口财经 娄花 孔敏,有删改,如侵权,请联系我们,与您共商解决。

在线咨询 TOP